大概阅读时间: 2 分钟

现在网上很多评论,往往都习惯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与自己对立的一方。也往往喜欢给对立方贴上“非傻即坏”的非黑即白格式的标签。就像在玩狼人杀,可以无条件判断狼人必然存在一样。

对于信息有限的平民的角度来讲,想要在思想上站队,有时候站队是一件很盲目的事情。因为只要一站队,那么你往往就表明了一种态度:与己方绝对对立的狼一定存在。但现实不是狼人杀,你不能断定狼人绝对存在。

而且更何况,哪怕是在狼人杀里,也有人不会玩明明自己是强神却在做狼的事情的,反之亦然。所以对于平民而言,除非别人自爆或者开枪等方式自证,你永远无法100%证明对方的身份。但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平民的 你一旦有认定狼人的意向,往往可以想到一百万条对方是狼人的合理理由。因为无法证明,所以这些怀疑都是合理的(能说出怀疑的合理可能的)。

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是非黑即白式的思维习惯 过于泛滥。但是理解非黑即白思维该用在什么地方的人却不多——这种思维只能用在绝对微观具体的地方,而现实中的问题往往是宏观的,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的问题。不能盲目地对他人产生“就是大坏蛋大傻子”的臆测。

举个直观的例子:下面这和幅图,A和B谁的颜色更深?

上图是经典的棋盘错觉。如果没有一个判断颜色的绝对微观标准,那么一定会有大多数的人会觉得A比B更深色。这些人可能也会觉得认为:觉得A和B一样深色的人“非蠢即坏”。

但好消息是,人类已经有了对颜色判断的绝对标准:A与B颜色一样。根据这个标准,我们才能断定A比B深色的知觉是错觉。

那么看了这幅图,是不是又能说“那些觉得A比B深色的都是傻x”呢?

当然不是!

所以从人的视角而言,这个问题正确的答案可以有两个:

1、对于科学客观微观标准,A和B颜色一致

2、对于绝大多数人知觉习惯的规律而言,A比B深色。

再例如:判断一个人说的话是不是谣言,判断一个人所说的不完全准确的话是产生积极影响多还是消极影响多。不像上面的棋盘问题,这个问题目前人类社会是没有非黑即白的绝对标准的。

最后这种没有标准的问题一旦形成AB两种绝对对立,两边都只能反对对方又说服不了对方,那最后逻辑用尽只能到了“臆测对方有什么恶想法所以才不同意己方观点”“假设对方是坏人并阐述这种可能”的地步。

然后到最后就成为了永远没头的套娃式的对立,就导致了狼人杀式的非黑即白判断法。但怀疑和臆测是没有尽头的,因为这个世界几乎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

所以说白了,到最后这种问题需要共识标准才有可能解决。但是现实中却还没有能建立微观标准的方法。例如所谓绝对公正的判断一个话是不是谣言的标准,必然是要让全体人民在知道全部真相同时知道这句谣言误差点的情况下,让全体人类投票判断有这么多的误差点属不属于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积极影响的谣言。又或者建立一个全人类公认的计算模型,每个人都能通过这个计算模型公式去得到唯一的解——这个误差量是不是属于谣言;或者这个误差量的谣言该处以什么样的手段——是该放任不管,还是提醒,还是训诫,还是抓起来。

但是有脑子的都知道这种微观的计算条件几乎不可能实现,这种所谓绝对公正的实验模型标准也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绝对的标准也就不可能实现。

现实中对于复杂的问题,没有像狼人杀里的上帝作为判断好坏的标准。这是一件令人很绝望的事情。但是更绝望的是 ,很大一部分人对于没有“真标准”的事情,在处理上不懂得保持谦卑共情之心。

最后修改日期: 2月 11, 2020

作者

留言

撰写回覆或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