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阅读时间: 1 分钟

我这个人,一直很不喜欢辩论赛之类的活动。

因为,我几乎的看过的所有的辩论赛,他的命题以及正反方设置都很抽象。。会让我觉得没有一眼就能看出来某种可能中性的答案而没有绝对正方反方那样站边意义的感觉。

图片.png

以奇葩说为例:上面的命题,基本上每个都是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的,如果让我去参与,我根本无法坚定地站在正方或者反方。

而且,有些论题,他是非常主观的。比如说上面第五题——“人生赢家”的定义是非常主观的,一个虚荣心强的人,会把被更多人爱慕,支持当成一种“赢”,反之,。赢不赢纯粹取决于那个人的精神主要需求追求是什么。所以这种命题会让我觉得很没有客观辩证价值,最后输出的也只能是主观认知。

例如做什么事丢不丢人,“丢人”这个概念就是非常主观的。最后辩证就会变成一种主观认知的输出。对方不接受自己的输出可能就会有不好的情绪变成吵架之类的(指最近lpl选手shank通宵和其他人辩论导致被罚的事件)

还有一些命题,缺乏具体支撑的可能性。例如第四题,zf当局如果只有他们知道,凭什么就能确定1个月后就是世界末日。如果是科学团体确定的世界末日,那那么重要的事情凭什么能让科学团体的每个成员保密。这个问题如果真的发生了,你会发现这具体下来根本不是当局能决定和认知的问题。。。明确时间的会导致人类灭亡的证明(如果真的能被证明的话)从人性基本逻辑上就根本不可能藏得住。

所以对我来说,我不喜欢辩论赛。因为在我的理性视角里,我根本没办法站死一方,很多内容都要视情况而定。所以你让我站正方或者反方那样非黑即白那样一定要站一边立场,我都一定会不舒服。因为上面这些问题,没一个是能从非黑即白的角度站得住脚的。

最后辩论的内容就只能越来越主观化。所以我觉得辩论赛锻炼的是一种自信的甚至不要脸地表达自己主观认知的手段,但并不是一种客观寻找智慧的是非黑白的手段。通过辩论赛,其实是无法找到更好的问题的答案的。

但是辩论赛确确实实能锻炼人的社交能力,以及厚脸皮输出观点的能力(哪怕这个观点听着很蠢),这点确实不假。

最后修改日期: 8月 16, 2025

作者

留言

撰写回覆或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